首页 > 文史 >

赵边骑、齐技击、魏武卒、秦锐士,谁才是称霸战国的精锐军队

发布时间:2023-11-18 16:04:49来源:

赵边骑

 

武灵王二十一年,公元前305年,一位大将一声令下,霎时间万马奔腾,飞矢如蝗。

箭雨铺天盖地,几队骑兵像尖刀一样撕开了步兵方阵,所过之处,冰消瓦解。

这一年赵国依靠犀利的骑兵攻势,第一次击败了宿敌中山国,这些骑兵有个统一的名字——赵边骑。

赵国在此之前是个名副其实的“破鼓”,周边的邻居都想捶一捶,他的北方是燕国,东边是游牧民族的地盘,西边和秦、韩两大国接壤。人家是双线作战,赵国这时是“三线作战”,战略压力很大。

公元前318年,前307年,赵国接连被秦国和中山国击败,边境不断被游牧部落骚扰。武灵王痛定思痛,决心发展一支精锐骑兵力量。

当时北方游牧民族的服饰颇为中原人所不屑,他们头戴羽毛,短衣窄袖,脚蹬皮靴。这在“宽衣博带”的中原人看来土里土气,还不大礼貌。

但是这位赵王却从这些不太友好的邻居身上找到了亮点,中原的服饰过于笨重,且无论步骑都身着重甲,这些装备作战不便,机动性差,在同少数民族作战中“胡人”来去如风,而赵军则疲于奔命。

赵王决定实行军事改革,他自己带头模仿起了游牧民族,在宗室贵族和将领肥义、楼缓的带领下,赵国的军改顺利进行。

这支骑兵装备很“简陋”,没有盔甲,带着短兵器和弓箭。

这套装备看似脆弱,在当时军队普遍装备重甲的背景下,这支部队可以发挥弓箭的射程优势和骑兵的机动性优势,大胆穿插迂回。

这支部队面对身披重甲的军阵时,多采取使用弓箭远程攻击,近战时快速突入,快速脱离的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骑兵也应是当时军人中的佼佼者。当时还没有发明脚蹬,骑射的难点在于:一是要用腿控制马的方向,二是要人离开马背。这两点极难实现,尤其是在没有脚蹬的情况下,人脱离马鞍需要极大的腿部力量和核心力量。

要在当时简陋的条件下实现骑射,必然需要特殊训练的士兵,需要极强的灵活性和平衡性。

赵王训练这些士兵的方式也有点游牧民族风情——围猎。

精锐士兵,轻便灵活,来去如风,总结来讲这支部队是“快而精”,“少而精”。

齐技击

实用主义是个好东西,历史的规律是,变通带来进步。

变通不仅体现在穿胡人衣服,练习骑射上,还体现在“不拘一格降人才”上。

比如齐国,招募市井游侠组成轻步兵。他们有为人宾客者,有做说客者,有当刺客者,鱼龙混杂。我们今日或许斥之为“游手好闲”,但是在带有点浪漫主义的先秦时期,这些人可以单独视为一个颇有存在感的社会阶层。

直到汉末魏晋时期,游侠至少都算是个中性词。我们熟知的人物如荆轲、刘邦、项羽、韩信、张良、刘备等,都曾经或多或少可以归入这个阶层。

这些人因为长期行走江湖,各有所长,有善射箭,善驭马,善格斗者,齐国将他们招入军中,加以编练,成为一支轻步兵为主的部队。

公元前343年,齐国和魏国爆发马陵之战。

齐国主帅孙膑利用魏军轻敌冒进的机会,在林木茂盛的马陵这个地方利用齐国轻步兵易于隐藏,善于射箭的优势,依托森林的掩护埋伏在道路两侧。魏军将领庞涓率领轻骑兵和战车孤军深入,进入了不利于骑兵和战车发挥的地形中,被齐军击败。

这时齐国轻步兵的一次经典战役。

魏武卒

之前的两个兵种都突出一个机动性和精锐性,战国初期的魏国走的路线较为传统,他们突出一个专业,强调的是培养战斗意志坚定,专业技术过硬的重型兵种。

魏武卒的组建者是军事家吴起,他选拔士兵的标准是成长性好,着重抓训练,抓装备。

首先是力气要大。

一个魏武卒,躯干和四肢都有重甲保护,还要佩头盔,背负足够吃三天的粮食。士兵装备的众多武器也要随身携带。

第二是要有足够的耐力。

士兵要求要能“日中趋百里”,就是半天的时间可以急行军一百里。考虑其装备的沉重,加上魏武卒是一支由纯步兵组成的队伍,可见其训练和作战强度之恐怖。

三是头脑要灵光。

魏武卒不仅要力气大,耐力好,还要学习格斗、阵法、编队以及部队间联络通讯的技术。魏武卒不仅有专职教官,部队中的老兵还需要教授新兵作战技巧。

魏武卒虽然规模不小,但是也只是魏国军队编制中的一环,作为精锐部队,其人数约为五万左右。

魏武卒的特点是这支部队严重“偏科”,不配备任何骑兵。魏武卒强调重甲步兵的“堡垒”作用,使其在军阵中既充当“肉盾”也充当输出。

每名魏武卒士兵装备长兵器一杆,剑一口,强弩一把,另配五十支箭。魏武卒士兵既能远程输出,也能近身肉搏,其手中的戟对战马能起到很大效果。

魏武卒这支部队的战绩约为64胜12负,但是在前文所述的马陵之战中,魏武卒在不利于重步兵发挥的地形中遭到了严重的损失。

公元前293年,秦国名将白起击败韩、魏联军,联军全军覆没,秦军斩首24万级,魏武卒也损失殆尽,自此退出历史舞台。

秦锐士

秦军的思路不同于上述几支部队,秦国人把军事建设重点放在了军事制度上,军队建设也更加注重综合性能。

首先是秦军这支部队背后有强大的经济支持,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废除了井田制,建立了封建私有制,从前全都进入贵族腰包中的钱现在都变成一户户小农的赋税交到了中央的手中。

商鞅变法对秦国军事制度做出的最大贡献在于建立了以军事素质为标准的人才选拔体系。

商鞅废除了世卿世禄。想当官,想成为贵族,从前是看你有没有生在好人家,现在是看你有没有本事,两军阵前敢不敢向前冲。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也许你舍命一搏,一家子都能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

军功爵制度取代世卿世禄,成为了秦军士兵升迁“提干”的标准。秦军实行明确的以首级记功,相应授予有功人员由低到高共二十个爵位等级的制度。

这个制度下,有罪可以减免,最高可升至侯爵,拥有食邑,就是说升到这个位置一个地区的税收归直接你,你和家人就可以直接跻身贵族阶层。

在这个制度下,秦军将士看到敌人就像看到了金子,人人争先,无不奋勇,经常出现一个人腰上挂着几颗人头还在冲锋陷阵,战马驮着人头行军的情形,这就是所谓的“虎狼之师”。

可以想见,一群杀红了眼的人不要命地蜂拥而上,腰上还都挂着几颗人头,这样的场面谁能“顶得住”呢。

秦军不仅靠勇猛,秦军的装备因为其经济实力的雄厚也是战国时期的绝对一流水平。

秦军主要以铜铸造兵器,按照兵种分工不同装备戈、矛、戟、钺、弯刀、长剑等。秦军的剑重且长,多为双手使用。

长剑极为锋利,冶炼技术精湛,甚至有一些秦剑出土时依旧寒光四射,一次可以划破18层纸张,持有矛戟等兵器的秦军多配有短剑。

秦军的远射技术也非常先进。秦军的战车上装备有床弩,战车,骑兵,步兵也都装备大量的轻型弩和弓。秦军弩箭的穿透力很强,弩箭飞行稳定,射程长。

秦军也是一支“合成化”的部队,以步兵为主,但是骑兵和战车也占相当比例。

战国精锐哪家强?

在没有脚蹬的时代,骑兵作战较为困难。战国时期骑射作战不具有后世蒙古和女真军队那样巨大的优势,需要完全靠腿部的力量把身体支撑起来,没有脚蹬的时代骑射体力消耗极大,时间一长,落马风险陡增,不利于连续作战。

赵国骑兵没有铠甲,虽然骑射也可以输出足够的火力,但是轻薄的防护难以抵挡强弓硬弩的射击。

由此观之,装备大量弓弩,手持长兵器的魏武卒和秦锐士都可以有效克制赵国骑兵。

有人认为赵国骑兵的数量可达二十万,这样的说法似乎不可信。马匹是极为宝贵的军事资源,非常考验后勤和国家经济实力。

战国时期的骑兵因为当时条件简陋,骑兵作战难度高,无法做到人人皆可骑射。

但是同为轻兵种,轻骑兵对轻步兵还是能形成压倒性优势的。马大则千斤,小则数百斤,奔跑起来冲击力极强,对防御力并不强大的齐国轻步兵可以造成极大杀伤,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国家依旧有骑警执勤的原因。

所以目前我们得到的排名是,赵边骑优于齐技击,而弱于魏武卒和秦锐士。

魏武卒和秦锐士相较,秦锐士应具有很大优势。

首先秦锐士以步兵为主,但是有相当数量的骑兵、战车,虽然单兵装备上不及魏国士兵精良,但是其贵在综合性强,容错率高。战车、骑兵冲锋在前冲击敌军阵型,强大的远射兵器提供压制,被军功爵制度激励的步兵冲锋陷阵。

如果单独拿出魏武卒这支军队和秦锐士对抗,秦军要占据优势。

所以我们得出这样的排名:秦锐士>魏武卒>赵边骑>齐技击。

当然我们需要注意,单独拿出任何一支部队同另外一支部队相比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精锐部队发挥战斗力需要国家强大的经济政治实力,需要优秀的将领指挥,需要适合的战场环境,还需要高明的总体战略。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